阿帕契事件翻轉李蒨蓉的生命

Image by Pietra Schwarzler

前陣子看到李蒨蓉的見證之後,有很深的感觸,因為我的原生家庭狀況跟她的很接近,當然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之下,也產生類似的性格。

李蒨蓉提到,因原生家庭父母離異,為了不想被人看不起,因此變得非常的好鬥,不能接受輸的感覺,而也因為單親,只能凡事靠自己。這兩個特徵其實我也有,我在受洗前確實是這樣,既使在受洗之後,這個性格還是存在,因為這些令人討厭的性格真的只能透過上帝的愛來醫治。

這種令人討厭的性格有兩種:

一.偏執型人格:除了受先天的遺傳因素影響外,主要和後天成長環境有關。這種人格大多形成於青少年時期。

1.家長若過分寵愛和遷就,對孩子百依百順,只有讚賞從不批評,會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,習慣用主觀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,對自己的評價、對社會的評價都缺乏客觀性。

2.缺乏父母的愛、幼年時期不被信任、生活在常常被拒絕的家庭環境中、經常被指責和否定,也會形成偏執型人格。單親家庭更容易有偏執型人格的兒童。他們認為別人不可靠、不值得信任,只有自己是正直、純潔、高貴而脆弱的。因為擔心被別人操控、貶低、侮辱和傷害,他們總是處在警戒狀態,提防著別人,對別人表現出敵意、憤怒或攻擊。

二.自卑情節: 因為自卑而帶來的自大感,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,會透過追求外在的成就來獲得掌聲,例如:學業上的成就,工作上的成就,陷入追求虛榮的外在事物,有購物狂傾向等。

其實我自己在順境的時候確實性格不是很好,身上長滿許多刺,曾經有人說我就像刺蝟一般,很難令人接近,但是長滿刺的背後,其實是一種怕被欺負的心態,很不喜歡輸的感覺,因此透過外表來包裝,變得讓人不容易接近。也因為怕被欺負或不喜歡被看不起的感覺,造成過度追求物質上的生活,成為喜愛購物的人,愛用好東西也讓自己過去花很多錢在購物上,現在想想真的覺得蠻後悔的。

只有經過人生低谷,才會重新修正自己的觀念

人生沒有一輩子的順境,總會遇到高高低低的起伏,在經歷人生的低潮期時,失去了頭銜,失去了優渥的薪資時,你還剩下什麼?這段時間是上帝給我的考驗,在我失去可以令我驕傲的外在事物時,我還能用什麼態度去面對。說實在的,這段時間不是那麼的容易渡過,但是透過倚靠上帝,重新調整自己的態度、看事物的角度以及對於追求物質的觀念。以前喜歡追求物質上的享受,現在則調整成減法生活,讓生活趨於簡單化,降低物慾,不再跟別人比較,就能過的輕鬆自在。

大家有興趣的話,可以聽聽她的見證。

 

廣告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