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elitis脊髓炎與腦幹炎

Image by rawpixel

弟弟8/25因為發燒好幾天找診所打退燒針無效,腳麻無法排尿而進入醫院急診。進急診後,為他插上導尿管,吊上點滴想辦法讓他退燒,在急診室待了 2 天,因為遇到週六而無法檢驗引起此病的病毒,急性病症很多非單一症狀,推測可能為脊髓炎、結核菌感染或是寄生蟲感染,也緊急抽了脊髓液以及血液做化驗。這時真的非常不忍弟弟忍受病痛的模樣。

由於發燒反反覆覆,當他快發燒時,全身會不停的發抖,非常的不舒服。在急診室等了2天,終於等到病房,也準備了病房會使用的物品,例如:盥洗用品、酒精噴霧、洗臉盆、毛巾、便盆、集尿桶等。

因前段時間我在學習芳療的課程,等待領取美國 NAHA 國家整體芳療協會芳香療法師證照,於是為弟弟調配芳香噴霧,希望透過噴霧可以緩和他在急診室的情緒,同時也具備消毒殺菌的作用。

配方一:佛手柑+薰衣草+羅文莎葉+薑+鼠尾草

心靈作用:在急診室能有安全感,具有正面的態度與勇氣

轉入病房當天晚上安排進行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簡稱 MRI 磁振造影 ( 核磁共振 ),檢查報告出來為腦幹炎,因為身體的狀況變化急速,醫生半夜緊急將他送入神經加護病房。

腦炎這個疾病,我很少聽見周邊的朋友有過這樣經驗,因此聽到弟弟有這樣的狀況,家人真的是擔心不已,急得掉淚。

腦炎種類多而複雜,需要透過多種的檢測才能找出病因

什麼是腦炎:

腦炎即是腦實質受到侵犯發炎的病症,它可以是廣泛性的,也可以是局部性的。有時腦膜炎與腦炎合併存在,稱為腦膜腦炎,典型的病例就是腮腺炎合併的腦膜腦炎。另外,有些症狀酷似腦炎,但檢查不出腦組織內有病毒出沒的證據,醫生會把它稱為腦症或腦病,例如雷氏症候群、鉛中毒、藥物中毒,肝、腎衰竭造成的昏迷等等都屬之。

腦炎的病原體包括水痘病毒、日本腦炎病毒、腮腺炎病毒、麻疹病毒、EB病毒、德國麻疹病毒、流行性感冒病毒、副流行性感冒病毒、呼吸道融合病毒……等等。

造成腦炎或中樞神經感染的疾病如下:

一、腸病毒(Enterovirus)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

在一部分的病例中,病毒會散布到其他的器官,而依據不同的腸病毒種類造成不同嚴重的疾病。人類的腸病毒包括小兒麻痺病毒,科沙奇病毒(Coxsackievirus),衣科病毒(ECHO virus),和腸病毒68-72(Enterovirus 68-72)。

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進入人體,而在覆蓋於腸胃道表面及口咽的細胞內複製。在一些腸病毒感染時,會出現病毒血症且跟隨著不同器官的波及,這些器官包括脊髓、腦、腦膜、心肌、或皮膚。潛伏期約二至四十日。

腸病毒的感染在百分六十的病人以上是無症狀的;而造成症狀的感染又以無症狀的發燒為主,有時會合併食慾差、腹瀉、以及輕微感冒的表現。通常症狀持續二到十天少有併發症,偶可造成神經系統感染:

(1)無菌性腦膜炎:發燒、頭痛、頸部僵硬、嘔吐、煩燥,病程約二到十天,一般病程良性無後遺症。

(2)腦炎:發燒、頭痛、顫抖、頭暈、神經問題、嗜睡、木僵及抽筋等,偶有皮疹、步態不穩、感覺障礙、常合併腦膜炎現象,一般病程良性,偶有後遺症。

(3)類小兒麻痹症症狀:發燒,無菌性腦膜炎現象,四肢麻痺無力。

二、小兒麻痺症(poliomyelitis)

小兒麻痺病毒對人體最主要侵犯脊髓、腦部和腦幹的運動神經,進而影響支配的肌肉。大部分引起的感染都極為輕微。一旦感染有長達四到十四天的潛伏期,一般則介於七到十四天之間。小兒麻痺引起的疾病可分成三種類型:第一型的小兒麻痺(abortive poliomyelitis),只引起二到三天的發燒,而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;第二型,會合併另外的無菌性腦膜炎,通常數天後就可完全恢復;第三型,癱瘓性小兒麻痺(paralytic poliomyelitis),最主要影響預後。通常先發燒或輕微不舒服,數天後燒退,但是五到十天再發燒,緊接著出現腦膜炎症狀,後有肢體不對稱癱瘓、肌肉抽痛、攣縮的發生,在癱瘓後數天最明顯。

三、單純皰疹性腦炎(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)

單純皰疹性腦炎(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)是散發性局部病毒性腦炎最常見的病原體,如果不儘快治療,死亡率可達七至八成;即使存活的病患中也幾乎都會留下殘餘的神經學症狀。所以,只有早期發現,儘早治療;才能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和發病率。

和其他病原引起的腦炎一樣,單純皰疹性腦炎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、頭痛及意識改變。因為單純皰疹病毒所造成的破壞性病灶最常出現於額葉及顳葉,所以病患初期亦常出現癲癇發作、性格改變、失憶、失語或其他局部的神經學症狀。

上述檢查病患可能會有發燒、腦膜刺激症狀(meningism),包括頸項僵硬、頭痛、Kernig徵候、性格改變、意識混淆、精神激昂、幻覺、語言障礙、記憶喪失等。其他較少出現的尚有肢體半癱(hemiparesis)、步態失調(ataxia)、顱神經症狀(cranial nerves deficits)。

四、日本腦炎(Japanese encephalitis)

日本腦炎由三斑家蚊(Culex triae-niorhynchus)散播,三斑家蚊聚生在稻田鄉野,以家畜(如豬)為主要宿主,人類受感染多半是意外被病媒蚊叮咬,而變成傳播途徑的一環。

潛伏期約5-15天,可能的臨床表現包括:腦炎、無菌性腦膜炎、熱性頭痛(febrile headache)。有九成的病患在發病早期出現嚴重的寒顫,一開始,意識多半清楚,但隨著病情進展,四分之三的病人在三、四天之後會變得意識不清乃至昏迷;發病時常伴隨肢體麻痺,以造成上肢麻痺較多,所幸這些麻痺大多會在退燒期逐漸恢復。

五、腦膜炎球菌感染

腦膜炎球菌可造成許多不同的急性感染症狀:在細菌剛開始侵犯鼻咽時,病人多無症狀,或只有輕微的發燒;而另有部份的病人會有喉嚨不舒服、流鼻水、頭痛、結膜炎…等表現。在二十四小時內,細菌便可以侵犯至鼻咽的黏膜下層以及血管壁。 而在接下來的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內,病人便可能會呈現菌血症或腦膜炎的各種症狀:發燒、寒顫、嘔吐、皮膚疹、肌肉痠痛、關節痠痛、意識改變、抽搐等等,以及各種局部之神經學症狀。但是有三十到四十百分比的病人只有菌血症而無腦膜炎;而另有十到二十百分比的病人則會演變成猛爆性腦膜炎球菌菌血症:病人很快地休克、多重器官衰竭。

六、萊姆病(Lyme disease)

萊姆病(Lyme disease)是一種藉由扁蝨(tick)叮咬後所散播的螺旋體(spirochete)而導致的感染,其病原稱為Borrelia burgdorferi,感染後可侵犯全身多處器官,包括皮膚、關節(尤其是大關節)、心臟、神經系統等。臨床上又分為早期局部感染,接著便是早期的全身性散佈,之後便會進入晚期感染。若不能早期發現,早期給予治療,進入感染晚期,治療效果便非常地差。

 

資料參考:

  1. 社團法人台灣感染管制學會 https://bit.ly/2NMBlMW
  2. 馬偕醫院 http://www.mmh.org.tw

 

廣告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